Spectrum Chinese Programme - 景泰藍 -
Featured

水立方杯海外華裔青少年中文歌曲大賽(英國賽區)

(Source:http://wcmi.us/2016watercube)

 

水立方杯海外華裔青少年中文歌曲大賽(英國賽區)於二零一六年七月二日下在英China Exchange舉行。

宗旨是促進海外華裔青年學習中文,使中華文化得以弘揚傳承,同時讓海外內的華僑能夠互相交流。

冠軍和亞軍將代表英國到北京參加總決賽,與多個海外賽區的冠亞軍代一較高下。

大會免提供全程的食宿,倫敦華埠商會更資助倫敦至北京的來回機票。

 

是次參賽者大多是在英國土生土長的華人新世代,日常生活中多接觸英文,聽音樂也是以英文歌為主,對中文歌較為陌生。

不過為了比賽,他們都努力學習中文。上台前參賽者都拿著「貓紙」或手機背歌詞。

 

大會司由本台青年華人廣的 Jimmy 和 Hesther  擔任。比賽評審準則除了重視歌唱技巧亦鼓勵參賽者以創新方式表演。

中文水平亦會是評審準則之一。一眾評判都是富有音樂和舞台製作經驗的製作人。

 

 

唐少偉教授,是國際知名童聲合唱專家、世界青少年合唱藝術家協會主席、香港童聲合唱團藝術總監及首席指揮。

丘玉雲 MBE 女士,為資深大型節目製作人、及LCCA 首席副會長。

慶龍會長,不但是資深音樂人,更是北京第一代搖滾樂隊歌手。

歌唱家王博,是聲樂訓練星級導師。

陳康年,是Orient Touch 華通娛樂項目總監師資大型音樂會制作人。

 

 

畢嘉文是其中一位參賽者,朋友強推薦她參加比

在英國土生土長的她不太會普通話,為了表演龍捲風這首歌下了不少苦工。

她表示要Go for it ,把握機會做好準備上台方可有好表現。

 

Helen同樣在倫敦長大,一直都很喜歡唱歌跳舞,特別鍾於表演音樂劇。

選擇老鼠愛大米為參賽歌是因為從和父一起聽到大,充滿了不少溫馨的回憶。

她表示能得到冠軍實在意想不到,十分興奮。

 

 冠軍Helen接受主持人Hugo訪問:

Artist Name - Helen-Interview.mp3

 

 

十五歲的LULU奪得亞軍。自小便喜唱歌,媽媽從Wechat看到比賽後便參加。

得獎除了開心外也非欣賞參加者的勇氣。也參其中,深深感受到在台上會緊張發抖那感受。

由賽前練習到上台一刻的過程都心驚膽跳,但表演完那一刻得到認同,很有成功感。這都是成長重要的經驗。

 

亞軍LULU接受主持人Hugo訪問:

Artist Name - LULU-Interview.mp3

 

LULU - Rather Be

Artist Name - LULU---Rather-Be.mp3

 

 

 

一起看看當日的活動片段吧!

 

Rate this blog entry:
Continue reading
8919 Hits
0 Comments
Featured

「心」度旅行 - 一打人去賣藝

圖片來源:Carousellau.carousell.com


旅行不一定要過著住五星級酒店、坐頭等機位、瘋狂購物這種極盡奢華的生活態度。

你試過旅行時在街頭賣藝賺取旅費嗎?異國文化的風土人情很值得我們去體驗,感受一下地球另一角的生活文化。

 

圖片來源:No9 expressno9x.com

 

香港被人稱之為「東方之珠」、「美食天堂」或「國際大都會」,同時亦被世人視為「文化沙漠」。

這座城市發展急促,文化藝術通通都被時代遺忘。整個社區趨向單一發展,不少年輕人都喘不過氣來。

到底我為何而活?愈來愈多人選擇Working Holiday或者沙發旅行,走出來放眼看世界,選擇合適自己的生活。

 

圖片來源:明報作家專欄(http://news.chilin.hk/hk/

 

「一打人去賣藝」於2012年成立,由「一年唔幫襯大地産商」行動發起人龐一鳴與「90後」熱血少女張敏婷,

及數十名香港年青人組成,團員最小的只有十六歲。週遊列國的街頭賣藝,賺取旅行的住宿、食物、旅費。

 

在香港街頭賣藝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憂傷感,像是四處尋求路人施捨。

可是當中有不少街頭藝人是出自真心與人分享快樂,跳出生活的框框。花盡心思表演,想為人帶來快樂有趣味的生活。

不是那種為了謀生而淒淒慘慘的活著。彈結他、唱歌、剪紙、跳舞、玩吹泡泡等在歐洲的街頭見怪不怪。

觸動不少路人,拉近了社會中人與人的距離。「一打人去賣藝」不但只是到此一遊,更著重與當地人交流,深入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

 

加入自身文化的賣藝者:

西方有十二星座,東方有十二生肖。十二人分別扮演一種動物,展現自身文化特色。

 

圖片來源:香港浸會大學(buenews.hkbu.edu.hk

 

在倫敦唐人街祝賀英女王生日的表演,圖為外國人點唱Beyond的光輝歲月。

想不到外國人也會聽Beyond的歌呢!

 

 

對我們來說平平無奇的波浪形二元港幣竟然觸動到外國人的好奇心,願意花兩歐去換來收藏。

這刻突然發現香港的自身文化真的被整個社區遺棄了一樣。

細心想想,的確很多硬幣都是圓形,但二元及二毫的港幣卻是波浪形的。

 

Seize the blog:阿德的換句話說(photosalbum.pixnet.net)


人情冷暖:

 

巴黎這藝術之都不是你有勇氣站出來便會得到掌聲。

看到一隊管弦樂團在街頭賣藝,才明白這裡的表演是要有相當水平。可見當地人對藝術有一定的執著和堅持。

 

圖片來源:一打人去賣藝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uskingnow/

 

住過流浪漢的家、host family、街頭、機場等,看似很飄泊,實則領悟到不少。

流浪漢跟你分享故事,好客host family帶你體驗最地道的當地生活。

街頭機場又遇上不同的旅客,共同分享人生經歷及不同文化。參透當中的人生道理,啟發人生。

 

圖片來源:一打人去賣藝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uskingnow/

 

落力表演但收入慘淡,硬著頭皮走進食店向老闆討吃。

解釋過「一打人去賣藝」的概念後,老闆送上飯盒及三文治,更送上鼓勵。

這不但是一種磨練,更領悟到人情味如何維繫到社區。

 

圖片來源:一打人去賣藝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uskingnow/

 

煥然一新:

 

圖片來源:一打人去賣藝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uskingnow/


網上流傳過一句說話「怯,就輸一世」。每人都會有害羞的時候,沒自信﹑低估自己。

怯,任何事也不敢做人生中不可能有突破,無法活得精彩。

 

營營役役的過活,為生活奔走,終此一生走馬看花。一邊賣藝一邊旅行,初時也許會怯。

但當一班人互相扶持,在人來人往的廣場高歌一曲,認識自己勇敢的一面,為自己創造無限的可能性。

變得愈來愈有膽量之餘,也擴闊視野,學會多角度思考,而不只從自己一人角度出發。

當看到別人的城市充滿藝術氣色富有人情味時,同時亦會想想為什麼自己居住的是一個如此多規限的城市?

我們應該如何作出突破?

Rate this blog entry:
Continue reading
9968 Hits
0 Comments
Featured

祝賀英女王大壽第二炮 - 中西合璧下午茶

祝賀英女王大壽第二炮 - 中西合璧下午茶

六月十一日是英女王伊莉莎白的官方生日。官方為女王賀壽,於倫敦白金漢官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

倫敦唐人街則在六月十二日(星期日)舉辦了三場中西合璧的下午茶來慶祝女王大壽。

繼上一個周末的盆菜宴後,這是女王賀壽活動的第二炮!

 

下午茶是英國的傳統文化,中國茶的文化更是源遠流長。

約於十九世紀時的英國,人們大多只吃早餐和晚餐。

直到工業革命後,因為工作時間延長而推遲了晚餐用膳時間。

當時的貴族婦在下午時已經餓了,但距離晚餐仍有好一段時間,便請傭人準備多士、奶油及甜點果腹,隨後下茶的文化才漸漸盛行於上流社會。

英式下午茶的特色是要使用精緻的瓷器,將食物分成三層。

先吃最底層的三文治,之後便是中層配上奶油或畢醬的鬆餅,最後便到頂層的甜品。

傳統下茶都會飲用紅茶,但現時的茶文化來自世界各地,的茶的選擇變得多樣化。

 

 

舞獅活動為慶典打響頭炮,在場的途人都既興奮又期待,吸了不少英國人前來欣中華文化。

隨後由來自中國駐英大使館盧海田先生開場向英女王祝壽,

同時勉勵海外華人要守望相助共同建造美好的社區,令社會更為繁榮。

 

 

(倫敦華埠商會首席副會長典節慶總監丘玉雲MBE女士恭女王生辰)

 

(來自倫敦華埠商會的發言人Lawrence Lee李漢基先生感謝在場的義工幫忙)

 

主持人左:本台DJ愛麗詩﹑右:胡沛成)

 

全場合唱英國國歌和中國國歌,正式開始下午茶活動。

現場的中國人及英國人聽到熟悉的國歌都停下腳步,氣氛非常激昂。

 

英國人對紅茶的鍾愛程度不亞於華人對豆漿喜愛的程度。

英國人在飯後會飲用紅茶,或閒時沖一杯飲用。豆漿也是華人經常會飲用的,特別是早餐時間。

 

傳統下午茶必有的咸食三文治。當日有青瓜雞蛋三文治和芝士火腿三文治。

幸運曲奇絕對是海外華埠的特色食物。打開後便可預則你的運程呢!

 

義工正在準備下午茶食物

茶是香片,也是不少人酒樓喜愛的茶種。大眾化的口味,不濃不淡香味剛剛好。

 

 

表演節目由衍華詠春開場,陳樹基師父帶領徙弟上陣。更有師徙比試的環節。

有媽媽教子女詠春本是由女子使用的武功。和子女即場模仿台上的詠春表演。

笑說看似簡單,但當自己使出數拳後便感覺不對勁,武學真的博大精深

現場亦有婆婆大讚表演,說孫兒也正在學習詠春。閒時也會鑽研一下。

可見中華文化一直代代相傳,一直承傳下去。

 

華人社區中心的太極表演非常有心思。除了常見的太極,亦加入了劍法和扇舞。

層層遞進的表演,既剛既柔。

 

來自香港的「一打人去賣藝!」由十四位年青人組成。

剛好到倫敦旅遊又遇上女王的生日慶典。表演了無樂器伴奏的音樂A Capella

開始時獻唱了眾多華人熟識的分分需要你,現場氣氛非常熱鬧。

第二首歌曲則是英文歌  Stand by me,同場的英國人都興奮得跟著一起唱起來。

臨近結束時,更有外國人點唱Beyond的光輝歲月,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場面氣氛非常熱鬧!遠處亦傳來歡呼聲呢!

 

 

(點唱光輝歲月的外籍人士向演出場表示謝意)

少不得帶給人歡的小丑表演 Bu Bu Jak 同樣也是來自香港。

Bu Bu Jak 邀請數位來賓上台一起客串表演魔為大家放送笑料。

Bu Bu Jak更向現場的小朋友派發氣球和幸運曲奇。

 

 

 

接著由來自「一打人去賣藝!」的Jane表演魔

不但台上的表演吸引,台上和台下的觀眾亦有不少互動呢!

 

 

最後全場合唱生日歌祝賀女王生日,活動在歡呼聲中完滿結束。

 

這麼高興,六月的活動當然還未停!六月二十六日(星期日),下午12至6時,

位於Regatta Centre將會舉行盛大的龍舟同樂日!

屆時倫敦國際廣播電台會進行六小時的戶外慶祝活動,更會有緊張刺激的龍舟競賽,

能夠在倫敦欣賞如此有特色的傳統活動,令人相當期待呢!

 

Photography by Hesther Ng

Rate this blog entry:
Continue reading
8303 Hits
0 Comments
Featured

我想去睇草泥馬

近日英國天氣回暖,是時侯去郊外享受一下久違的陽光。

Llama Park位於East Sussex鄰近Ashdown Forest ,觀看小動物之餘亦可同時包覽大自然風景。

農場內有不同種類的草泥馬,此外亦有馴鹿、馬、孔雀、驢仔、羊各類動物。

 

步入園內右旁有一個木欄內有數隻體形較大的草泥馬。

 

 

 

 

木欄旁有一個木造兒童遊樂場,場內有一隻雪白的草泥馬。牠絕對是親善大使,

只要有小朋友親近,便會自動靠近撒嬌討摸。

 

 

孔雀生活於放養模式,四處遊走。到那都可看到他們的蹤影。

 

走到園中的位置可以見到不同的馬種及馴鹿。

 

園內有不同種類的草泥馬。要拍照也不容易,大部份草泥馬也會自動避開鏡頭。

 

園內風景令人心廣神怡,可以好好享受一下日光浴。




小動物:

場內有售飼料可嘗試親手餵動物,飼料價錢為一包£1。

 

飼手法:
飼料放於手心中,放近動物視線範圍內。
切勿用兩指夾著飼料,動物們有可能誤以為手指也是飼料一部份因而咬傷手指。
飼料大多呈
長條形,兩指夾就像飼料和手指連在一起。

餵食時感受到動物們濕滑的舌頭,記著餵食前後都要好好清洗雙手。(小編的手都佈滿口水)
場內設有室外洗手設備。

 

Llama Walk:

由導遊帶領,拖著草泥馬一起由場內走進森林。
導遊除了會沿途介紹一帶風景外,亦會簡介一下動物生活習性。

需時約一個半小時
收費為£35 一人 £30 二人共享
*需提前預約



Ride a Donkey:
驢仔名為Muffin,早接受過騎乘訓練,不怕面對人類。


場內會提供頭盔保護。
收費為5分鐘 £5 

騎乘者體重限制為60kg
*需提前預約

 

地點:
Wych Cross, Forest Row RH18 5JN

開放時間:
上午10時 至 下午5時

場地每天開放,聖誕節﹑聖誕節翌日及元旦除外。 

 

入埸費:
11至12月
成人  £6
兒童 (2-16歲) £5
長者 £5
傷殘人士 £5 (同行者一人免費入場)
團體 (15人或以上)  £4

3至10月:

成人 t £7
兒童 (2-16歲)  £6
長者 £6
傷殘人士  £6 (同行者一人免費入場)
團體 (15人或以上)  £5

 

詳細資料:http://www.llamapark.co.uk/

 

Rate this blog entry:
Continue reading
8883 Hits
0 Comments
Featured

敬老盆菜宴祝賀英女王九十歲大壽

 

倫敦華埠商會在六月四日下午於倫敦唐人街舉辦敬老盆菜宴,藉著活動祝賀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九十歲大壽。

盆菜來自香港新界圍村,是次活動在英國弘揚中國的敬老親情精神。加強了華人融進英國社會。

除了盆菜作主食外,更有傳統的壽包。非常付合中式的賀壽文化。

 

活動由兩位司儀主持(左: 胡沛成 ﹑右:愛麗詩)

 

由傳統的舞獅表演開始,場面非常熱鬧,吸引不少路人圍觀。主要街道都掛上了祝賀女王九十大壽的橫額。

 

 

 

部份長者表示從來未嚐過盆菜,好奇到底是怎樣的。盆菜宴開始,各位長者都十分興奮。

同場的英國來賓亦大讚中華文化中的敬老概念同時融合於女王生日。

有來自新加玻的路人表示盆菜祝賀女王生日很特別非常有特色。

 

 

最後來到抽獎環節。大會邀請到不同領域的人來作抽獎嘉賓。

抽獎除了有本台送出的數碼收音機外,更有皇朝飲食集團的現金卷及平板電腦等。

現場每一位來賓都得到福袋一個。

 

(圖中為中國駐英大使館參贊盧海田為抽獎嘉賓之一。獎品為本台送出的數碼收音機。)

 

(蘇豪區區議員Tim Mitchell 以廣東話讀出抽獎號碼。)

 

(左二為大會義工,抽中了本台送出的數碼收音機。左三倫敦華埠商會副會長林奕權先生為獎嘉賓。)

 

活動完滿結束,來賓都高興離開。

本台更有幸邀請到林奕權先生為我們進行簡短的訪問。

一click即聽訪問內容:

 

(本台記者Sandy訪問華埠商會副主席林奕權先生)

 

Artist Name - Peter-Lam.mp3

 

 

Photography by Hesther Ng

 

Rate this blog entry:
Continue reading
8551 Hits
0 Comments

S5 Box

Register